蚁巢:乳白蚁营巢集中型大巢。巢是由土质、木质纤维、自身类便和分泌唾液粘合而成的蜂窝状和片状结构。蚁巢位置有地上、地下和树中。
蚁巢外表有三大特征:
1.排积物(排泄物):俗称 “ 白蚁坭 ” 是褐色或棕色的疏松坭块,是工蚁建巢时从巢内搬出的沙坭、加上排泄物和唾液加工的物质。排积物通常堆积在巢的外围。如门框两旁、梁或柱与墙地交接处。大树基部或树基近地面稍下有蚁巢。在树干上或树枝分叉处往往就有
白蚁的排积物。
2.分飞孔(飞群孔、移殖孔):分飞孔是有翅繁殖蚁分飞出孔口,每年4─6月繁殖季节,成熟蚁巢的有翅成虫,从分飞孔飞出,雌雄配对建立新巢。分飞孔多数在蚁巢上方,有的与
蚁巢相连。地下巢的分飞孔可离巢几米至10m以上。分飞孔外形似长条形、长1─5cm,也有呈不规则颗粒状、肾状。平时孔口有坭堵住呈微凸起。
3.通气孔(透气孔、通风孔):一般认为,通气孔是
白蚁调节巢内体温、湿度的小孔。孔口直径1cm,呈圆形似状,小米状或芝麻状。孔口有坭堵塞,非近看不易发现。通气孔有几个至数十个,呈不规则排列成梅花状、虚线状,时常与排积物、分飞孔连在一起,发现有通气孔的位置,蚁巢就在其中,且是主巢。
除上述蚁巢三大特征外,蚁路也是找巢的线索。蚁路是
白蚁寻找食物,联系巢群,通往分飞孔、通气孔的通路,也是白蚁外出活动,保护自已免受天敌侵袭和避光保湿的掩体。
蚁路分两种:一是表露在外,用泥作掩体,呈条状的 “ 泥路 ” ,另一种隐蔽在地下或木材中称作 “ 隧道 ” 。通常越近蚁巢,蚁路越密集,越粗大,兵蚁也特别多。
灭治方法:
1.喷粉法:
1)通用粉剂的配方:
配方一 亚砷酸(毒剂)80% 滑石粉(填充剂)15% 三氯化二铁(着色剂)5%
配方二 灭蚁灵粉剂一:
灭蚁灵(毒剂)50% 滑石粉(填充剂)45% 三氧化二铁5%
2)施药方法:
将药粉装在喷粉胶球中,用螺丝刀播入蚁巢,排积物、分飞孔或被害物内,待白蚁纷纷跑出时,手压胶球,将药粉直接喷入洞内,用卫生纸塞住孔口,使尽可能多的白蚁粘染药粉,靠白蚁相互接触传染中毒死亡。尽可能在
白蚁危害处,多点施药,完全有可能达到整个巢群灭亡。药粉须保持干燥,砷剂中毒夏天 3─4天,冬天7─8天即可。灭蚁灵中毒较慢,通常要20─30天才能使全巢群体死亡。
2.诱杀法: 诱杀法的通俗解释就是 “ 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 ” 。这包含 “ 引诱 ” 与 “ 毒杀 ” 两个环节。房屋白蚁的灭治,常用坑诱和箱诱方法,坑诱常用在房屋外围四周,箱诱多用在室内。
引诱──以白蚁喜食物质作基本材料,对
台湾乳白蚁来说松木板(条)最好,适当加入有引诱能力的增效剂如甘蔗渣、松木屑、松花粉,再加一些引诱剂(跟踪激素或密粘褶菌)。把这些材料放入 30cm×40cm×30cm木箱中,野外的埋入地下,室内的用纸箱,放在白蚁出没的地方,气候太干,适当洒些蔗糖水或洗米水。快的3─4天,慢的15─20天能引出数以千万计的白蚁,时间再长一些,引诱箱可成为新的蚁巢。
毒杀──检查发现诱杀箱中有大量白蚁时,喷施高效传染力强的灭蚁灵粉剂,施药后 20 ─30天可达到100%死亡。
原理:利用白蚁群体生活的生物学特征,外寻找食物的
白蚁,必然与主巢中的白蚁有往来联系的规律,白蚁各品级和个体之间相互爱抚、清洁及工蚁饲喂幼蚁、兵蚁、蚁王、蚁后等习性,把
白蚁引诱到诱杀箱中集中施药,使白蚁个体携带这种慢性中毒药剂回主巢,相互传染,最后全巢中毒死亡。
散白蚁属(Reticulitermes)的白蚁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,到目前为止,已订名132种,常见种有黄胸散白蚁(R. flaviceps)黑胸散白蚁 (R. chinensis)等。它为土木两栖性白蚁。散
白蚁群体中较易产生补充生殖蚁而形成补充生殖群体,通过迁巢活动和群体分裂活动使其危害和栖居分散,不构筑结构复杂的大型蚁巢集中生活,故称散白蚁。
灭治散
白蚁有灌注药液法、投放毒饵法、喷涂法、环境治理法四种主要方法。